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行政权力运行流程 > 行政强制

2.封存账册资料与违规资产

2024-11-01 08:40     来源:河池市审计局     作者:河池市审计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河池市审计局行政权力事项清单

封存账册资料与违规资产

1 事项类型 行政强制
2 基本编码
3 实施编码
4 事项名称 主项名称 封存账册资料与违规资产
子项名称
5 实施主体 河池市审计局
6 实施主体性质 法定机关
7 承办机构 综合科、审理科、财政金融审计科、行政事业审计科、农业农村审计科、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审计科、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科、企业与外资运用审计科、社会保障审计科、经济责任审计局、电子数据审计科、内部审计指导监督科
8 咨询及
监督电话
咨询电话 0778-2259357
监督电话 0778-2308353
9 设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06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8号公布,自2006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三十四条  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被审计单位不得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不得转移、隐匿所持有的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
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前款规定的行为,有权予以制止;必要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有权封存有关资料和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对其中在金融机构的有关存款需要予以冻结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正在进行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有权予以制止;制止无效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通知财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暂停拨付与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直接有关的款项,已经拨付的,暂停使用。
10 实施对象 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以及转移、隐匿所持有的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的被审计单位
11 行使层级 国家、自治区、设区市、县四级分级管理
12 行使内容 对被审计单位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转移、隐匿所持有的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的行为,有权予以制止。
13 法定办结
时限
不得超过30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
14 行政强制流程 详见附件
15 结果名称 查封、扣押通知书
16 运行系统
17 责任事项 1.催告责任:在审计监督中对发现或者接到举报、控告被审计单位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转移、隐匿所持有的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审计组应当报告审计机关,审计机关予以审查,并按有关规定或程序予以催告制止。
2.决定责任:被审计单位违法情节严重或审计组制止无效时,应及时报告审计机关,决定是否采取封存措施。
3.执行责任:对被审计单位正在或者可能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的,以及被审计单位正在或者可能转移、隐匿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的,经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审计人员可以采取封存措施。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当场予以封存。
4.事后监管责任:封存期满或者在封存期限内完成对有关资料或者资产处理的,审计机关应当及时解除封存。封存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7个工作日;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7个工作日。
5.其他责任:其他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18 追责情形 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审计职责,有下列情形的,审计机关及其相关审计人员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1.对应当制止违法行为而不予制止,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2.实施封存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
3.擅自改变封存对象、条件、方式的或者扩大封存范围的;
4.违反法定程序实施封存,给被审计单位的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5.未依法及时解除封存的;
6.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
7.在执行行政强制中发生腐败行为的;
8.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的应当承担责任的行为
19 备注






廉政风险点

风险点数量 表现形式 等级 防控措施 责任人
5 1.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追究相应的责任。 (1)加强思想政治、党纪政纪、政策法规、审计业务知识学习。
(2)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规则意识,提高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3)健全审计计划、实施、审理、整改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的科学审计业务管理体系。
(4)完善全过程分级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审计质量监督,严格审计质量事故责任追究。
(5)完善审计业务会议的集体研究制度。
(6)严格执行审计回避制度、“八不准”工作纪律等,确保审计独立性。
负有直接责任审计人员、审计组长、审计机关负责人
2.封存决定环节。对应当封存的有关资料或者资产未采取封存措施,或者未按照规定的条件、程序采取封存措施。 审计组长、审计机关负责人
3.执行环节。未按照规定会同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对有关资料或者资产进行清点,开列并存留封存清单,加贴封条;未按照规定对已封存的有关资料或者资产进行保管,或者未按照规定指定被审计单位、委托与被审计单位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保管。 负有直接责任的审计人员、审计组长
4.事后监管环节。未在法定封存期限内及时进行审查,获取审计证据,或者提请有关主管部门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进行处理;封存期限届满或者在封存期限内完成对有关资料或者资产处理的,未按照规定解除封存或者予以退还。 负有直接责任的审计人员、
审计组长

       附件:封存账册资料与违规资产流程图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